
纸制印刷包装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相对较强,且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国家及各地政府均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纸制印刷包装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一、《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
2011年10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决定共同开展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实施范围包括印刷的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以及出版物、包装装潢等印刷品,涉及印刷产品生产全过程。
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
为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绿色供应链,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2014年12月22日,商务部、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提出:
鼓励企业完善采购流程,主动参与供应商的产品研发、制造过程,引导供应商通过价值分析等方法减少各种原辅和包装材料用量、用更环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者减少环境污染;
鼓励企业要求供应商供应产品或原材料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不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作为包装物材料,使用可循环使用、可降解或者可以无害化处理的包装物,避免过度包装,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物的材料消耗;
采购商和供应商可以通过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及塑料购物袋使用的方式带动全社会绿色消费;
从该指南的相关要求来看,绿色印刷产品服务符合绿色采购各项要求,这将给我国绿色印刷企业及绿色原辅材料生产商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对整个印刷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纲领提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实现绿色生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要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普及,智能包装印刷将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计划通知》。根据《计划》目标要求,到2018年将工业行业VOCs排放量比2015年削减330万吨。
《计划》筛选了含油墨、粘合剂、包装印刷、石油化工、涂料等在内的11个行业作为加快VOCs削减、提升绿色化制造水平的重点行业。
《计划》明确提出,包装印刷行业要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工程,推广应用低(无)VOCs含量的绿色油墨、上光油、润版液、清洗剂、胶黏剂、稀释剂等原辅材料;鼓励采用柔版印刷工艺和无溶剂复合工艺,逐步减少凹版印刷工艺、干式复合工艺。
五、《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包装定位为服务型制造业;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标准包装,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确保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提升集聚发展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要摆脱包装产业的高消耗与高能耗,建立和形成绿色生产体系;引领军民融合包装技术核心能力聚集,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防护包装保障水平;优化产业标准体系,以包装标准化带动物流供应链的标准化,增强标准管理水平和国际对标率。
六、《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6年12月,中国包装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建设包装强国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全面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包装制品、包装装备、包装印刷的关键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七、201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印刷业产业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实现持续扩大,到“十三五”期末,印刷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数字印刷、包装印刷和新型印刷等领域保持较快发展,印刷对外加工贸易额、稳步增长;推动包装印刷向创意设计、个性定制、环保应用转型,支持胶印、网印、柔印等印刷方式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纸包装印刷行业的国家政策为本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八、2019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针对绿色包装产品低碳、节能、环保、安全的要求规定了绿色包装评价准则、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内容和格式,并定义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在包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装。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从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产品属性4个方面规定了绿色包装等级评定的关键技术要求。
九、《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将施行
2019年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对鼓励外商投资的包装印刷专用设备、前去中西部地区投资的省市有了明确规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包括两部分:一是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是对现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修订,适用于各省(区、市)的外商投资项目。二是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是对现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适用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海南省的外商投资。
2019年6月30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正式发布,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据统计,多个印刷包装类产业被列入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等6个省份被鼓励发展包装印刷产业。
十、限停产清单9月出炉,首次执行环保分级限产政策
2019年8月初,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钢铁、焦化、铸造、玻璃、石化等15个行业明确了绩效分级指标以及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原则上,被列为A级的企业在重污染期间不作为减排重点,并减少监督检查频次。这与以往限产政策相比,尚属首次。据悉,15个绩效分级管控行业包括长流程钢铁、铜冶炼、炼油与石油化工、焦化、陶瓷、制药、氧化铝、玻璃、农药、电解铝、石灰窑、涂料、炭素、铸造、油墨。可见,只有相关的油墨行业被列为绩效分级管控行业,包装印刷并未在其中,属于未绩效分级管控行业,尚不属于分级管理标准之类,还需严格遵守减排及相关预警方案。
十一、《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正式印发
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37822—2019)。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是首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新建企业自2019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20年7月1日起,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各地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需求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 VOCs 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 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 VOCs 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以及 VOCs 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
十二、五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
2019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五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推动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建设京津冀印刷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创新高地和珠三角印刷业深化开放连接平台,推动数字印刷新动能加快发展,推动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标准和技术支撑,推动印刷业绿色化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协同,推动成立中国印刷业创新基金。意见的公布将对我国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十三、 国家发改委下令禁止企业集体停工停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23日在国新办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执法“一刀切”是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除特定情况外,一律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以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布
2019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9号令,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该目录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目录(2019年本)》共涉及行业48个,条目1477条,其中鼓励类821条、限制类215条、淘汰类441条。从条目数量看,总条目增加69条,其中鼓励类增加60条、限制类减少8条、淘汰类增加17条;从修订面看,共修订(包括新增、修改、删除)822条,修订面超过50%。尽管对涉及印刷包装造纸行业的条目改动并不大,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规范,即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要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十五、印刷类三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颁布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等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此次颁布标准的24个职业,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的环保、居民服务领域,以及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化工、工美、轻工、印刷、建筑等领域。此次颁布的24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涉及印刷业的有印前处理和制作员、印刷操作员、印后制作员3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新标”涉及印刷行业的3类职业14个主要工种,基本覆盖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印刷类主要工种。这是印刷业监督管理职能划入中宣部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以来,印刷领域正式颁布的第一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www.cpf.org.cn 中国包装联合会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10-65838790 邮箱:cpfmishuchu@163.com 京ICP备1704214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Copyright © 中国包装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214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